黄步翼:行走于金沙江边的建房“砖”家
“我哪是什么专家,‘砖’家还差不多,能够帮乡亲们添砖加瓦,我就感觉很开心。”
——黄步翼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下乡进村,英雄有用武之地
从面包车上挪下来时,黄步翼感觉自己快要死了。胃中翻腾着的酸水,被他好不容易地压了下去,几声干呕后,腿脚早已酥软。尽管早已有所准备,但路上的颠簸仍出乎他的意料。在被面包车颠飞的那一刹那,他甚至想,如果就这样被颠进了金沙江里,那可真就是“出师未捷身先死”啊。好在,这臆想中的场面并没有出现。在狭窄的山道上,金沙江一路相伴,目光越江而去,对岸便是云南。黄步翼心中惴惴,还未到岗,便吃了个下马威,也不知后面的工作能否顺利。
傍晚七点,天色茶黑,山雾开始弥漫,经过一整天的跋涉,黄步翼终于到达此行的目的地——凉山州雷波县元宝山乡。
作为雷波县最大的乡,元宝山现有户籍人口12000余人。2016年,经过前期帮扶,乡上通了水、电、网和乡道,这让黄步翼觉得,条件似乎并非那么不能接受。
来不及过渡,第二天,黄步翼便跟着乡委书记安强跑遍了五个安置点。从乡上到村上,房屋渐稀,乡民渐少,入目尽是大凉山最贫瘠的一面。在安置点转了一圈,黄步翼发现,这里的农房建设完全没有施工工艺可言,安全无法预防,质量自然难以成优,大量浪费出现在工地的各个角落。作为扶贫技术专家,这让他陡然感到责任重大。
“这里的施工单位缺乏技术力量,包工头不优化图纸,工人也不专业,经常缺工少料,”黄步翼说,“对我而言,这就刚好有了用武之地。”
一周后,为更好地帮助村民建房,黄步翼主动申请,搬到了拉租村驻点。
从乡上到村上,变化的不止是地点,还有基本的生活条件。在拉租村,交通不便尚在其次,难的是生活用水临时缺乏。黄步翼不得不担着水桶到两公里外的蓄水池挑水,洗衣做饭自然也全靠自己,更让他崩溃的是,村里用电极不稳定,常常一停两三天。这让他多少有些失落——想过条件艰苦,但没想到会这么艰苦。
尽管如此,在拉租村,黄步翼一住便是两个月。驻村期间,他每天到现场查看安置点修建情况,过程中不断和施工单位进行沟通,如何识别图纸,如何进行技术优化,如何节省材料,在他的帮助下,安置点的农房慢慢变得像模像样,村民们也渐渐地接纳了这个来自大山外面的建房专家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技术扶贫,从思想上着手
今年27岁的黄步翼,2月份刚刚领了结婚证,还没来得及过二人世界,便收拾行囊,到了大凉山。这让他心中对妻子抱了许多愧疚。然而,愧疚归愧疚,对扶贫这件事,他还是倾注了最大的热情。
和他想象的不同,在元宝山,扶贫工作面临着很多现实的问题。
一次,县里组织对各乡贫困户进行大排查,确定重点帮扶对象。任务分解后,黄步翼被安排在了椅子村。整整一周时间,黄步翼扎根村上,从早上八点到下午六点,挨家挨户地进行查访。
两不愁、三保障,针对这些具体的问题,黄步翼对每家每户进行了详细的记录。然而工作开展得并不顺利。
当地老百姓认为,一旦脱贫,政府就不会再照顾他们,也就没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。为消除老百姓的偏见与误会,黄步翼每走一户人家,便要为他们讲解一次国家的脱贫政策,一周下来,嗓子也沙哑了。
这次排查让黄步翼深刻地意识到:物质上的脱贫不是长久之计,要实现大凉山地区的长远发展,必须从精神上改变他们。
“交通闭塞导致了思想闭塞,很多先进的观念还没有传进来,”黄步翼说,“所以我觉得,需要改变的首先是思想,思想一通,什么都好办了!”
土坯房改造是“住房安全有保障”的重要措施之一。
对于非贫困户,政府鼓励大家改善住房条件,原则上每户补贴25000元用于危房改造,然而,还是有很多农户不愿意修。一方面,他们认为房子很安全,不用改造;另一方面,他们觉得政府补贴低,自己投入太大,不划算。
对这样的“钉子户”,村干部没法儿,黄步翼却偏不信邪。
一次,在钉子户鲁拉几家,黄步翼和村干部们再次对其进行说服工作。从国家政策到生活品质,大家滔滔不绝,侃侃而谈,但鲁拉几不为所动。这时黄步翼突然灵机一动,想到了另一个办法。
既然从“人”上面说不通,那么从“房子”上面试试如何呢?
于是,黄步翼开始给鲁拉几讲解房子的构成,并对他的土坯房进行危险性分析。为加深印象,黄步翼从手机上翻出不久前宜宾地震的图片,让鲁拉几一一过目。
显然,地震后的残垣断壁给鲁拉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此后不久,作为“钉子户”之一的鲁拉几一家也推倒了土坯房,开始了新房建造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摆龙门阵,摆出乡亲贴心人
奔赴元宝山前,黄步翼曾在宜宾D04、乐山万达项目干过,两个项目的历练,让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,在扶贫上,这样的经验正好派上用场。元宝山乡党委书记安强对此有深刻认识:“其实送钱送物都不如送人才,黄步翼在这里,给我们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!”
为加深和帮扶户的感情,闲暇时间,黄步翼常常到村里去串门。拉家常,摆龙门阵,往往一两支烟下来,情感就进一步深化。渐渐地,村上有人修房子,大家也愿意请来这位身材略胖的建房专家,让他出出主意,参谋参谋。
迎丰村的几谷拉各家便是受益者之一。
几谷拉各是自建住房户,在前期的建房过程中,由于工人不专业,房屋存在很多质量隐患,在监理的验收中,没有通过。这可急坏了几谷拉各。
为了查明原因,保证住房质量,几谷拉各将黄步翼请了过来。到现场后,黄步翼仔细查看了住房细节,分析了建筑工艺,找到了问题所在。
原来,由于是自建住房,需要农户自己出钱,几谷拉各的住房并未按施工工艺来,而是采取了尽量节省材料的方法。但由于工人没有经验,这一来反而浪费了更多的材料,房屋质量自然得不到保证。
找到原因后,黄步翼便对症下药,当即对工人进行了专业指导。最终,工期和质量得到了保证,材料的浪费也大大减少,钱省下了,黄步翼也因此成为了几谷拉各最好的“兄弟”。
扶贫过程中,黄步翼还遇到了很多棘手的问题。
拉坡是一位普通的彝族少年,由于天性爱玩,拉坡在学校成绩并不好,眼看着他成天在学校惹是生非,拉坡的父母也呆不住了,决定让他辍学。在他们看来,既然学习不好,那么还不如回家放牛放羊。
黄步翼明白,一旦辍学,那么拉坡的一生可能会走上另一条道路。半年的扶贫工作让他明白,要从根源上脱贫,只有从教育抓起,没有教育,一切都无从谈起。
为此,黄步翼连续两个星期走访拉坡家,一边送书送文具,一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,用山外世界的例子来说服拉坡的父母。最终,在黄步翼苦口婆心的劝说下,拉坡的父母屈服了,孩子顺利地留在了学校。
“最让我欣慰的,是经过这件事后,拉坡的学习态度也变好了,”黄步翼说,“虽然成绩还是不好,但总算是有了希望!”
半年过去了,如今,坐上面包车重新步上乡道,黄步翼再也不会被颠得七晕八素,当初那个意气风发的扶贫志愿者,如今有了更多的成熟,艰苦的环境带给了他稳重,也带给了他宝贵的人生阅历。
工作之余,在金沙江畔,黄步翼常常对着云南的大山沉思。他明白,大凉山的贫困只是暂时的,等江边的高速公路一通,外面的世界便会汹涌而来,文明的撞击会加速这里的现代化进程。大凉山,这脱贫攻坚道路上的最后一块硬骨头,必将随着时代的进步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。而他,期待着这一刻的到来。
“有时候想想,会有一点伤感和落寞,谁料到会经历这么多呢?我希望这一年多的经历,能够让自己不后悔,不然就白来了,”黄步翼说,“要知道,我可是把老婆甩在屋头的呀!”
猜你喜欢